中云智慧李新:向AI进军,打造智慧安全生态闭环

2017-08-30 15:50:45  阅读:374+

  更新迭代如此之快的人工智能领域,机会层出不穷,但不一定都属于你,每一个参与者都在如履薄冰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中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云智慧)以科技为圆心,以产品线为半径,延伸至跨境电商、智慧机场、智慧口岸、供应链金融等细分领域,构建智慧安全生态领域的全产业链闭环,在这一红海布局正酣。

  “做国内智能安全领域的NO.1”,“创业板上市”,量化竞争路径的中云智慧在智能安全领域极速前行。

  上市或许是每一个创业公司印证成功的最佳途径,但对中云智慧创始人兼CEO李新而言,上市不是最终目标,借势AI复苏将触角延伸到智慧机场、智慧口岸、轨道交通、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八爪鱼式”包抄布局智慧安全生态领域的全产业链闭环,引领智能安全领域向TMT创新的智能世界进军,智慧创新安全才是正解。

  为了这个看起来噱头十足的目标,李新抱着“为了无法计算的安全”这一执念般的梦想,按部就班地前行。

  国内外创业,大都与安全领域相关,但李新并未被“安全”所禁锢,2013年创立的中云智慧,仅仅4年就在安全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产品更是在跨境电商、国家口岸、轨道交通、智慧机场、智慧安监等多个领域铺开延伸。如今,中云智慧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未来几年创业板上市,并计划两年后做到国内智慧安全领域的NO.1。伴随着AI领域扩张,中云智慧的发展战略又有了新动作,意欲打造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云+端”智慧安全云平台,升级智能安全运营解决方案,站在硅谷高度为中国科技站台。

  为国家安全服务

  试错,纠错,盈利,是李新总结企业发展路径的心得。

  6个字,简单却铿锵有力,足以窥见中云智慧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守。

  2013年4月1日,李新迎来了两个“小确幸”——第二个女儿一岁生日,中云

  智慧第一笔投资资金协议签订。虽然卖房创业及天使投资的区区400万,李新从0走向1。

  2013年7月10日,中云智慧正式成立。它定位于智能安全领域,立足于自主创新,贴近客户需求,主打软件开发和智慧安全产品研发,解决国家口岸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交通物流和园区规划与建设等安全领域存在的痛点。而在此之前,李新曾有1次出国+2次创业+3次再学习的经历,为中云智慧的创业做好了实战背书。

  第一次创业,仅仅源于他“想要改善生活”的想法。1988年,带着“科技改变世界”“实业强国”的人生使命,李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那个年代,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在人们眼中还很新鲜,在李新看来,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安静的象牙塔里,喜欢动笔的理工男,一篇杂文刊发后收获他人生的“第一桶金”14块钱,被同宿舍的七个舍友快乐地瓜分,但自嘲为“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湖南人坐不住了,创业的种子开始萌发。他和同班同学,现在的公司合伙人程荣在大学里开起了家电维修部。“改变生活”的念头,照亮了他此后的人生创业之路。

  毕业后,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开始创业。从最初做通讯交换机,到后来做楼宇外围产品的铺设,再到1998年4月13日正式成立北京市华兴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主攻书店防盗设备,李新终于摸到智能安全领域的大门,也进一步夯实了中云智慧创立的基础。

  李新有一个原则——做事一定要做出成绩才放手。7年后,北京市华兴泰电子科技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0%-40%,牢牢占据第一位置。到2007年,北京70%高校图书馆都采用李新公司的书店/图书馆防盗设备。虽然做销售,还联合承接了部委的一些课题,但他怀揣的研发梦想一直等待机会破土。他逐渐意识到继续运营公司有点难以为继,虽然市场占有率第一,但每年几百万元的收入,除去人员工资、房租等成本,基本所剩无几。他当机立断将公司交给同学打理,抽身寻找新的契机。

  机会终于降临!2010年李新来到瑞典。环境的改变,中欧不同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商业模式的碰撞,让他不断地涌出新想法。他发现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非常完善,因为国家70%的GDP都投入到国民福利中,所以人们几乎没有等级观念和阶层意识,幸福指数非常高。简单对比中欧的经济和社会体系后,李新最直观的感受是欧洲社会太过平稳,政府主要支出在国民福利,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但中国政府最有投资力和国民经济驾驭力。国情的特殊性决定,国内创业机会更大!

  “我们要为政府服务!为国家安全服务!”李新一个大胆的想法成就了今天中云智慧的蓬勃之态。

  2012年,海归创业潮正式拉开帷幕。此时,经历了发达国家先进成熟的商业模式、成功管理经验的洗礼,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热方兴未艾。全民PE时代驱使,做过销售、创过业,懂产品也懂技术的李新,却触壁投融资领域。于是,机缘巧合,李新到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读书,这成为他创立中云智慧的关键节点。

  学习期间,受益于国内外顶级教授及专家不只停留于理论层面的传授,对鲜活的案例的施展研究,李新逐渐摸清了投融资的基本逻辑和思路,掌握了技术和资本如何结合以及股权结构怎么做等实战经验。汲取前两次创业的教训,李新第三次创业,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投资,中云智慧商业计划书(BP)、股权架构与激励模式在这次再学习中日益成熟。

  从0到1:1%的机会也要做100%的努力

  中云智慧成立初期,主要涉足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算法需要不断迭代,数据需要不断积累。起初打开市场并不容易,比如应用在机场安检拦截违禁品设备,由于没有实战应用,客户都不太相信产品未来应用的效果,加上行业里的老牌劲旅都是圈里的公司,资历都在10—20年,中云智慧从资历和实力上都无法与之抗衡。

  没有客户怎么生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春风使跨境电商风起云涌,在行业公司林立的局面下,特殊监管区市场稳定,如何从中分一杯羹?当时,国家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旗下公司主攻软件,但做不了硬件,中云智慧的聪慧之处在于调转矛头直击市场细分领域,做他们的“必需品”,而不是等待被市场分化。

  找到了市场,但如何打开市场呢?虽然当时还没有赢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但上海一家公司愿意免费试用于跨境物流领域。这让中云智慧的发展迎来重大转机。

  “试,还有成功的机会,不试,只能等死。”李新坦言。

  主攻跨境电商!2014年,跨境电商的风口真正来临,中云智慧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转移到跨境电商领域。当时,中云智慧开发的产品是跨境电商物流智能分捡技术设备,主要是国家海关和国检作为监管部门使用,地方政府出资,中云智慧负责布局园区。自始至终,中云智慧的产品理念都是给用户创造价值,所以该产品最终获得三方收益,极大地减轻海关国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通关速度并给园区创收。

  2014-2016年,跨境电商全面横扫市场的时候,中云智慧一举拿下全国70个跨境电商监管场所。高速发展期的中云智慧,很快从跨境电商领域延伸到轨道交通、国家口岸以外的多个细分市场,“八爪鱼”式包抄布局智慧安全领域。

  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让中云智慧从0到1得到突破性成长,四年的业绩年增长都在200%以上,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2014年底顺利拿到宽带资本融资,随后2年半时间先后拿到金科君创、阿里旗下天弘基金、宁波银行的融资、鑫盛产业基金和拓尔思的投资。

  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空间,虽然明显收窄,但拉动消费的能力依然不足,再加上国家口岸建设更多受制于外贸外汇体制改革以及相关政策影响,基于这一判断,李新果断调整战略,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的场景化应用,落点在智慧安监、智慧机场。

  而中云智慧最核心的就是做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合一的支撑下,数据分析及可视化一跃成为新的核心点,人脸识别环节也在多个中云智慧的智能产品中发挥价值,并成功拿下4个机场业务。

  随着中云智慧战略形态转变,人工智能的多场景应用成为其主要业务方向。中云智慧在技术先导+产品支撑下,在北京创建了测试基地,在江苏泰州姜堰创建人工智能安全产业园,从根本上保证了硬件产品品质,让其有足够的资本在市场中与竞品抗衡。

  终极目标:让世界更安全

  科技改变世界,这是企业脱颖而出的锁钥。数据显示,2016年行业领先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是:英特尔20.37%、华为14.65%、微软13.95%、谷歌13.59%、三星7.73%、苹果4.6%。

  “中云智慧发展靠技术,生存靠产品。”作为智能安全领域年轻的高成长性公司,中云智慧走向未来的必要技能一定是核心技术的研发。目前,中云智慧的研发占比高达30%,这也是其拓展智能安全领域的支撑力和触及AI技术高地的野心。

  在竞争中,无论政府和企业,做前瞻者而非适应者,才是生存之道。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技术,技术基准高,行业应用广泛,不仅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物联网的简单叠加,更是行业碰撞融合后产生的莫比乌斯环式价值效应带来的新机遇,而这正点醒并刺激着行业的前瞻者,而非适应者。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中云智慧,其发展战略必须要站在科技最前沿的高度,才能俯瞰世界。

  作为世界前沿科技高地,硅谷正是中云智慧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一环。为了跟进国际最先进技术,挖掘最前沿技术信息支撑国内市场研发,中云智慧正计划在硅谷筹建实验室,跟踪同步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将技术实现国产化,完全做到自主研发,为中国科技站台。

  李新对中云智慧未来的设想也逐渐明晰,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有十万亿级的市场,更趋于信息化、智能化。中云智慧目前也有了新打法,基于产业链横纵向整合,让产品触抵每一个链条,布局智慧安全生态领域的全产业链闭环。而在生态闭环构建中,中云智慧最擅长的多渠道多方式整合资源将得到全面发挥。

  但要做到国内智慧安全领域的NO.1,中云智慧还有一段路要走。毕竟创业公司遇到的现金流和人才缺乏的痛点,中云智慧也曾一一经历。

  谈及竞争力,李新直言:“我们有很多技术优势,但是公司太年轻,技术基础不够牢,对客户的业务也不够熟悉。”但明白差距在哪,才会有的放矢。

  如今,在中云智慧的商业模式中,阶段性发展目标很明确,机会很多,从长远看,需要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和超前战略布局,李新明白,与员工、股东保持合作共赢的心态,就一定有机会。中云智慧游弋在AI行业,伺机寻找下一个风口,李新最初的梦似乎并不遥远:

  “人生只有一次,直挂云帆济苍海,而非趋安小怡情,如果现在给我的事业或平台下一个最朴实无华的一个定义,我觉得应该是,让世界变得更安全。”正如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先生给中云智慧的寄语:护中国生态,促世界安全!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