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能够听到的最小声与最大声的范围在哪里

2019-10-10 09:52:59  阅读:4946+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人耳所能听到的最小音量是0dB,也便是从0dB以上才有「声响」,事实上咱们能听到的声响跟环境噪音有很大的联系,音乐厅的空间布景噪音大约在20-25dB左右,一般临大街的公寓测起来布景噪音往往高达60dB以上,很安静的公寓大约能够有35dB左右的布景噪音,这现已能够让咱们感觉十分安静了。假如环境噪音太高,太小的音量会被杂音遮盖,无法让「大脑」感知到。人耳能够忍耐的最大音量大约是130dB,此刻耳朵会开端感到痛苦,再大声乃至会导致耳朵受损。

每个人耳朵所听到的频率响应曲线都相同吗?

每个人对声响的频率响应感知会有所不同,跟着年纪的添加听力也会下降。事实上人耳对不同的频率也有不同的灵敏度差异,频率越低灵敏度越差,频率越高灵敏度也越低。而在2000Hz-5000Hz这段频域人耳的灵敏度比较高,特别3000Hz-4000Hz这段频域最灵敏(这是由于耳道共识所形成的)。这也是为何一般人都觉得大音量下3000Hz-4000Hz之间的频域「比较吵」的原因,处理倾听空间时这段频域要侧重吸音。市面上办公室或公共空间广泛使用在天花板上的矿纤板便是用来吸收这段频域的资料。

咱们听音乐时所感知的定位感是怎样来的?

这是跟声学理论中的抢先效应(PrecedenceEffect)有关。有关这样的研讨,最早在1948年有Lothar Cremer宣布的相关论文「Law of the First Wavefront」,1949年有HansWallach宣布的「PrecedenceEffect」,同年还有HelmutHaas宣布的相同内容论文,称为HaasEffect,其间以HaasEffect哈斯效应最为人知。

什么是抢先效应?简略的说,咱们关于发声体的定位,一般来自该发声体榜首时刻进入耳朵的直接音,随后而至的反射音并不会改动发声体的定位,仅仅会影响定位的明晰程度罢了。所以,当咱们在安置倾听空间时,为了取得最佳的定位感,都需求下降反射音的量,特别是榜首反射音。

哈斯效应(Haas Effect)对音响迷倾听音乐的影响是什么?

德国声学家Helmut Haas于1949年宣布闻名的HaasEffect,其试验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以两个喇叭播映接连语音,其间一个喇叭播映的语音频号有通过时刻推迟,另一个则是原音,两个喇叭衔接两部独立的扩大机,可独自调整喇叭音量,并将两个喇叭的音量调到共同。此刻受测的听众坐在两个喇叭中心方位,进行倾听测验。成果发现人耳关于左右两个喇叭播映语音的时刻距离在千分之5~30秒以内时,有通过时刻推迟那个喇叭的音量即便加大10dB,人耳也无法感受到两个喇叭的声响有时刻先后的差异。假如两个喇叭时刻差在千分之40~50秒时,不用添加音量,人耳就能够显着觉得有回音现象。

从以上试验发现,人耳关于时刻距离在千分之5~30秒规模内的反射音,大脑会主动把这二个音交融在一起,感觉上只会添加本来声响的响度与改进音色。但是,当反射音与直接音的时刻距离超越千分之50秒,人耳感觉便是听到显着的回音。这样的现象被广泛应用在录音工程中,让录音师能够迭音,添加声响的厚度。所以,当咱们在倾听音乐时,假如有反射音,只要是低于千分之30秒的时刻,这些反射音能够添加声响的丰富性。不过,假如反射音推迟太长,不只影响定位感,也会影响音色,乃至还会形成回音的感觉。

什么是遮盖效应Masking Effect?

为安在环境噪音强的当地,咱们有必要把音响的音量进步才干听得清楚?这就跟人耳所谓遮盖效应(Masking Effects)有关。最常见的比如是,当咱们开车听音乐时,假如引擎声与风声较强时,就会不自觉的把音量调大,这样才干听得清楚音乐。假如把车停下来,马上会觉得音量太大了,超越耳朵能忍耐规模。这便是遮盖效应,是噪音遮盖了音乐,使得耳朵的音量门槛提升了。一旦噪音移除,耳朵的音量门槛又康复正常。

所以,当咱们家里的倾听空间很安静时,音响的音量不用开大声,咱们就觉得音量现已足够了。而当咱们在喧闹街边的音响店听音乐时,音量一般都要开很大,咱们才会听得清楚音乐,这是由于噪音遮盖了音乐。当音响开大声时,各种失真也会相对进步,倾听空间的反射音量感也会增强,这都不利于倾听音乐。

关于Hi-Fi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