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田里讲科技的故事?极飞在火星上做农民

2020-05-26 15:07:20  阅读:325027+

  智慧农业覆盖的潜在市场规模达到7800亿元以上。

  ————

  文丨马可晴

  采访 | 马可晴 江倩君 刘晓潼

  编辑丨江倩君

  春耕如火如荼,广州极飞科技带着他们的无人机从南到北播种,据数据显示,极飞今年前四个月无人机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销售额

  日前,农业部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着重提及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农村建设等作为投资的重点产业和领域。在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龚槚钦看来,这是国家的风向标,指向“农业智能化” 这一战略目标,尤其在农业市场相对谨慎的资本,在政策的鼓励下会更多涌入,可以预见从前有待观望的项目落地速度也会被按下加速键。

  投入周期长、风险大,是农业市场主要的标签。 而极飞正在做的,正是将科技引入农田,实现精准化和数字化,在田野间讲一个降低风险和提高价值的智能化故事。

  “零科技感”的农业生态

  农业一直以来似乎游离在科技的边缘,在无人机飞进农田之前,拖拉机、收割机……那些行走在农田里的传统机械以大型农机为主,笨重而且对人的依赖性更高,更多精细化的农事则只能依靠纯人工操作。

  相比其他行业,农业可能也是最早面对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和短缺问题的领域。城市化推动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农民数量快速减少,农民的平均年龄也在不断增长。据农业农村部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务农一线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3岁左右,其中60岁以上的务农劳动力占到了1/4,可以预计未来5-10年,这批农民开始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缺口会进一步拉大

  同时,土地高速流转,集约化经营趋势明显,粗放式农田管理背后的高成本、高浪费,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的商业化。龚槚钦解释道,这种浪费实际环环相扣,包含农药、种子、劳动力等浪费其源头都是“从一开始的不精准” 。他以种水稻为例解释道:“比如在南方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灌水和施肥,占到种植成本的30%-40%。如果在种田前没有平整好水田,一起灌入的水和肥料就会聚集在低处,影响收成也造成了成本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就意味着需要更高效的生产工具加持,而从前更多依靠农民经验的生产方式,是远远不及机械标准化下的高精准度。

  极飞带着无人机飞进农田,看重农业是无人机“应用前景最广、影响力最大,整个环境最成熟的行业之一”,轻量化的机械适应国内普遍农田较为零碎的情况,但在逐步铺开无人机网络的时候,极飞也意识到关注播种、打药、施肥的无人机并不能解决很多问题,农田里有更多空间可以开拓,有更多故事可以讲。

  极飞植保无人机如织布机般的标准作业航线

  农业无小事

  从“无人机+农业”切入,极飞选择的是以重资产的投入一点点铺开智慧农业的蓝图。为了实现无人机高精度飞行,截至2020年1月1日,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极飞投入大量成本在中国架设了2300多个RTK导航基站,覆盖超过 35,000 个农村 。为了监测打药的最优环境,极飞铺设农田里的物联网,以无人机的使用优化反哺智慧农业的落地,“(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这套系统实际在无人机打药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是我们自己逐步摸索、发展出来的商业模式。并不是极飞计划要做智慧农业了,而大费周章转型”,龚槚钦认为,这或是顺水推舟的结果。

  农田里的事都是紧密相连的,从播种到收成其实都需要“精打细算”。播种的时候或许可以随意,种子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后续牵涉到一系列施肥、打药、除草的成本投入,数字逐渐“滚雪球” :“这个时候农民最需要一个数字——农田基本苗 ,在数据模型里很容易可以清楚计算出每颗水稻要消耗多少的肥料。无人机辅助人工智能会自动识别出水稻发芽的苗数,这就意味着接下来整个生长周期里所买的化肥、农药全部都可以按照这个基础数字来买 。”龚槚钦细致拆分农田里的数字,过去无人机作业节约的是喷撒过程中的过量,而今天极飞直接从源头决定了农药和肥料的投入 ,“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他的投入成本的投入,这些原来在工厂里面非常简单的事情,以前在农田里根本实现不了”。

  遥感数据在作物长势分析的应用

  过往农田种植需要经验老道的老农引路,人工智能则有自己的观察维度,比如通过生长速度而非外表更早辨别出杂草和作物,通过更为精准的叶龄取代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判断出最准确的农事时间等。这些农田里的细节一个接一个,却都不是小事,在缺乏科技的农田会是难上加难。

  物联监测设备可以通过多个传感器监测多个维度的环境信息

  而改造升级农场其实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精细化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农业现状。极飞在大中型农机的产品策略上,考虑到农民改造成本,选择将其与自动驾驶仪和智能控制系统结合,“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像约翰迪尔一样,从头到尾研发一台完全智能的拖拉机,而是要把中国2000万台传统的拖拉机变成可以自动驾驶拖拉机,这样更加接地气了,因为中国农民不可能重新花高昂的费用去另外买新的拖拉机,但是以较低成本装一台农机智能控制器,农机就又能实现新生 ”。

  极飞农机自驾仪

  同时,打造智慧农业需要针对农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改良,即便是一个很简单的小工序,“一旦进入农田里面,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bug” 。对此,龚槚钦特别举例,此前极飞4月落地的农场中,关于排水口的管理就是一个简单又原始的问题,“以前在有8万亩农田的大中农场里,专门设200人去管一个挡水的木头片。拔掉或者放入两个动作,太枯燥了,没有年轻人愿意干,全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夏天高温作业,就会十分危险,但这项工作没有人做的话,就种不了水稻。当我们关注到后,就给农场做了一套水田自动管理系统,可以远程控制水阀,一年可以省下几百万的成本”。

  农场排水口的简易装备

  据龚槚钦透露,目前极飞已经落地到安徽、江苏、新疆、黑龙江、广东等地的农场 ,“几乎每周都会增加1到2个农场”,现已落地的农场所包含的作物均不相同,也为极飞推广智慧农业累计更多样化的经验,尤其在注重口碑的农业市场,将会是一大助力。

  在智慧农业落地中,机器作业积累的大量数据,则会进一步赋能农民,辅助良性资金链的形成。“农作物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粮食产品,在国家保障粮价稳定的前提下,极飞让粮食生产更加高效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类是像蔬菜、水果等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国家的干预相对较少,国内与进口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品质相当的前提下,作物价格差异很大,差别就在于品牌的可信度上 ,不稳定的和非标准化的品质影响价值,智慧农业的生产流程能为其背书”。

  在极飞“火星庄园”里“打怪升级”

  智慧农业这个赛道上有不少“大玩家”,有如北大荒、中粮集团等国有企业,也有如阿里巴巴、华为、京东、碧桂园等“跨界”龙头企业,也有如大疆、丰疆智能、约翰迪尔等提供智能农业设备的企业。始终定位于农业科技公司的极飞除了售前售后的全局服务,更重要的优势在于“整体”二字,牢牢抓住设备供应者的上游优势。

  极飞的“智慧农业”像是在农场构建一个庞大的“游戏”系统

  首先,绘制出“游戏地图”——农田的高精密地图,利用RTK导航网络,设定设备的作业范围,方便玩家精准接收并完成“游戏任务”;高度贴近现实的游戏世界是有生气的动态变化,在农田里设置物联网,集农事记录仪、土壤传感器、农田气象站、温湿度计等多种智能监测与感知设备描绘出区域内的“天时地利”以及作物的情况,实现数字化农田。

  然后,“游戏装备”上线,各个装备主攻不同方向,极飞打造六条产品线 ,包括农业无人机、遥感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设备、智慧农业系统,全自动设备贯穿智慧农业耕种管收生产全周期,利用机械的标准化实现精准化 。每一位“玩家”都能在此中找到自己“称手”的装备,开展自己定制化的“主线剧情”。

  极飞六大产品线构建智慧农业生态闭环

  系统内还有很多“副本”,机器作业产生的不可篡改的数据赋能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为作物品牌产量和品质背书,帮助销售,在金融市场成为农民的资产凭证,帮助农民融资,“玩家”可以在稳定的游戏数值下持续升级,进一步回馈“主线”。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最终整合起来,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农业生态系统。

  目前,极飞瞄准以国有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为主的用户群体,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的数据,我国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企业农场和国有农场数量已经超过300万个,覆盖面积约达13.78亿亩。针对这部分受众,龚槚钦预测智慧农业覆盖的潜在市场规模达到7800亿元以上 ,同时他也期待着这套系统会越来越平民化,对农场的准入门槛也会越来越低,市场的边界也会再次扩大。

  “火星可以理解为地球未来最极端的环境”,自称是“火星农民”的极飞,打造全监测全自动下能针对各种环境变换辅助生产决策出最优解的智慧农业,“通过能够代替人眼睛和腿的高效的工具,帮助农田实现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和了解实际情况,让生产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的诊断决策,实现稳产高产,然后把脏活累活交给工具,让技术员回归农业工作的本质——决策,通过积累各种数据来不停的提高精度和生产效率”。

  农田的智慧化有多远?或许就在眼前。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 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 。我们会24小时内回复。

  联系电话:15992485867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